解决复合机器人的柔性问题,万勋科技发布柔韧复合机器人

访客2年前AI生活196

近日,交互式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商万勋科技发布了Draco MH3000天龙座(简称天龙座)柔韧复合机器人。

该产品基于万勋全自研柔韧机器人底层技术(Pliabot),以柔韧臂替代传统刚性臂、柔韧作业引导系统优化升级,使其作业范围更大、功能更多、场景覆盖面更广;同时保证与人、与设备、与环境的安全交互;可应用到空间巡检、设备维护、应急处置等场景。

当前,复合机器人现有方案主要由移动底盘(AGV)、刚性机械臂(包含工业臂和协作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件构成。

其中,刚性臂作为执行机构的核心,在常态巡检、作业实施、任务执行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复合机器人整机系统需要围绕机械臂的选型进行搭建。

随着机器人深入到更多复杂场景,其搭载的刚性臂也面临由于自身底层原理、构型等带来的发展障碍。

例如拥有一定负载操作能力的刚性臂普遍体积大、重量重、功率高、需要额外大体积的控制柜等,这对移动平台的配重、强度、走线、体积提出了高要求,也限制了整机系统的通过性、续航能力、作业安全性、作业范围等。

另外,由于刚性臂的材料、性能、和操控逻辑,无法保证其与操作对象(人、设备、环境)的绝对安全。

因而,一只集“轻、负载大、灵活柔性且交互稳定安全”等特点于一体的手臂成为复合机器人深入服务场景的关键。

天龙座机器人搭载的柔韧臂,采用了非金属柔性材料和仿生结构构型,配合万勋科技自研的 SlimDrive 高精度微气流驱控和 SlimEngine 柔韧核心控制算法,可实现对冗余柔性构型和刚柔混合构型机器人的平稳高精度控制,从而达到轻自重、大负载、高灵活度等场景要求。

具体来看,天龙座具备以下特点:

  • 作业空间大: 4倍人工作业体积空间

天龙座搭载的Nimbo柔韧臂,臂长超过1000mm,配合底盘和升降腰部,最大操作高度为3m,空间上的作业体积约等于人的4倍(常人平均臂长60cm,平均最大作业高度2m)。

在人手不能及的空间上作业时,现行的人工做法是依靠升降台、梯子等攀爬工具来辅助完成,遇高位空间及高处狭小位置(柜缝、窄口)仍然是人工盲区和难点。

天龙座搭载的Nimbo柔韧臂具有极强柔韧性、弯转、360°内窥镜式环绕作业等显性的柔韧特性,能在高位、狭小空间进行前探、弯转、采集、抓取等常态作业,可确保立体空间大范围、无死角、动态化的作业能力,有效地接管、实施现有人工作业。

  • 多种作业,无需场景改造:适应多角度、多种类、多需求的环境要求

天龙座末端搭载了可更换的柔韧臂及末端工具,可实现360度内窥镜式弯转,具有大伸缩、大臂展、全向转动等显著特性。这无需改变现有设备排布,可以进行抓取、探测、转移复杂空间的作业对象,而不改变物体的现有的位置状态(诸如法兰、按钮、仪器仪表等)。

空间通行上,收折尺寸小、机身紧凑,可通过700mm窄门窄道,且能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高位置的作业任务实施,同时具备原地转向、爬坡越障能力,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天龙座的机身以及末端还开放了定制化安装接口,可依据场景、作业类型、任务目标等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手臂及末端执行器的替换,实现一机多能。

  • 全方位作业现场感知

天龙座可搭载各式传感系统,可依据任务目标、对象进行传感类型的变更。

智能全自主作业+0门槛人机操控,适配不同场景及作业流程。

在场景的适配上,天龙座实现了更智能、更可靠、更柔性的介入方式接管人工作业流程,。其独有远程专家模式,适用于高危、特殊场景。支持人机系统应答式作业流程,有效分工,在人工进行作业任务指派、流程与结果监督的前提下,机器进行自主完成作业过程,保证了作业实施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天龙座配置了全自主、人机协同、远程遥操作3种作业方式。可实现作业任务的灵活改变,进行分时、分段、分目标的协同作业,便于多任务、多场景实施。

  • 无缝承接现有人工作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程序化作业管理

基于自研客户端,天龙座可实现高精度地图构建、快速部署、灵活变更作业任务列表等功能,系统更加柔性、灵活,无缝承接现有人工作业,具有无需改场、快捷投运、开机即用等特点。

目前,万勋科技已将柔韧机器人技术覆盖到包括底盘、移动底盘、无人机系统等领域。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苹果面临侵犯工人权利的指控

苹果面临侵犯工人权利的指控

美国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正在对苹果公司采取行动,指控其限制员工通过Slack和社交媒体倡导更好工作条件的权利。 美国国家劳工关系...

自动驾驶L4前装量产进入“万元时代”?

自动驾驶L4前装量产进入“万元时代”?

自动驾驶正快速步入“前装量产”时代,如何以更合理的成本满足海量的车型适配和场景应用需求,成为各自动驾驶公司的极力破局之点。 5月18日,L4级...

大模型落地,随时可能倒掉的创业公司,你敢用吗?

在人工智能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引擎。在大模型中,数据的重要性则体现地更加明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数据的多少、质量的好坏...

浙江正在研讨用”大数据”剖析散落各地的隐形感染源!

浙江正在研讨用”大数据”剖析散落各地的隐形感染源!

疫情怎么精准防控?浙江正在研讨用”大数据”剖析散落各地的隐形感染源。近来,央视”新闻1+1″节目就专题介绍了这个来自浙江的研讨项目。...

以IoT引领低碳生活趋势,IFA 2023“Tuya Day”打造绿色未来加速度

以IoT引领低碳生活趋势,IFA 2023“Tuya Day”打造绿色未来加速度

全球化IoT开发者平台涂鸦智能(NYSE: TUYA,HKEX: 2391)以“Driving Low-carbon Living with...

出海正当时,谁在奋写全球化故事?| 2022雷峰网「产业科技 · 最具商用价值榜」

出海正当时,谁在奋写全球化故事?| 2022雷峰网「产业科技 · 最具商用价值榜」

全球经济形势变幻莫测。 伴随着多重因素,近些年,中国科技企业加速技术出海,跨境电商、在线社交、移动支付、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迎来井喷式发展。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