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人工智能已具有人类“轻微意识”,专家:可能已经出现了

访客2年前AI生活194

炒作?人工智能已具有人类“轻微意识”,专家:可能已经出现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建立在大型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人类解决金融、研究和医学领域的问题,但它们具备人类的意识吗?目前,一位专家认为,该情况可能已经出现了!

近日,OpenAI公司创始人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推特发文称,现今最大的人工神经网络可能存在某些意识。他并未提到任何具体的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但可能指的是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例如:GPT-3,它是由OpenAI公司建造的一个1750亿参数语言处理系统,能够翻译、回答问题和填补缺失的单词。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轻微意识”代表着怎样的认知等级,因为人工智能中的意识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

人工神经网络是连接单位或者节点的集合体,能够模拟生物大脑的神经系统,通过记忆学习用于执行任务和活动,而不需要人为介入。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些系统无法接近于人类智能等级,更不用说达到人类意识形态。

几十年以来,从《星际迷航》中的“数据先生”以及《太空漫游》中的超级电脑HAL 9000,科幻作品中一直以人类智力等级为衡量尺度宣传人工智能概念,在《太空漫游》剧中HAL 9000选择杀死宇航员来拯救自己,当宇航员戴夫要求HAL 9000打开舱门进入飞船时,HAL 9000说:“很抱歉,戴夫,恐怕我做不到。”

炒作?人工智能已具有人类“轻微意识”,专家:可能已经出现了

尽管现今人工智能现已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其中包括:驾驶飞船、自动驾车和人工语音和人脸识别,但部分人声称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意识仅是一种“炒作”。

相关媒体报道称,苏茨克弗在发布这条推文后不久便遭到了强烈反对,大多数研究人员担心他陈述的先进人工智能有些“言过其实”,每次这样的猜测性言论被公开,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人们恢复到对人工智能更现实的机会和威胁认知层面。

意识的确切性质,甚至对于人类而言,几个世纪以来意识一直是人们思索、辩论和哲学思考的主题。然而,依据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的观点,意识通常被视为人们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他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意识是萦绕在脑海中的旋律、巧克力慕斯的甜美、牙齿的阵痛、对孩子的强烈宠爱,以及最终所有感情都会结束的苦涩认知。

1990年出版一本临床医学书籍描述了不同程度的人类意识,正常状态包括:清醒、感悟和警觉。

因此,人工智能具有某些“意识”是达到以上这些阶段之一,但该领域的其他专家则认为讨论人工意识概念对于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干扰”。201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学院伊丽莎白·希尔特(Elisabeth Hildt)发表一篇评论文章,称人们普遍认为“当前的机器和机器人没有意识”,尽管科幻小说可能会夸大描述。这几年此类观点似乎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2021年,《人工智能前沿》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指出,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力水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变得多么智能、多么自主,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可能仍是无意识的机器人,或者是支持人类完成特定、复杂任务的特殊用途设备。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灯塔工厂”的中国路径:智造从点到面铺开

“灯塔工厂”的中国路径:智造从点到面铺开

2022年3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第8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新加入了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以及京东方等13家公司的工厂,也使得中国智能制...

天水麻辣烫启示:泼天的流量,怎么接才稳?

过去一个多月,你被天水麻辣烫种草了吗? 甘谷辣椒、定西宽粉、武都花椒……香味溢出屏幕的“密码”,都藏在当地独有的食材里,其背后是天水浓浓的风土...

观购玩逛 影院变身智慧娱乐综合体

观购玩逛 影院变身智慧娱乐综合体

无人验票检票、无人超市购物……在浙江省温州市区欧洲城的新时代5G智慧影院,无人验票检票、无人超市购物等无人化服务全面升级了市民的观影体验...

2022智慧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在线论坛于5月9日正式启幕!

2022智慧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在线论坛于5月9日正式启幕!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医疗相融合,我国医疗服务发展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卫健委办公厅...

美团收购光年之外后一流科技团队拒绝并入,袁进辉重新创业

小编消息,袁进辉及一流科技大部分团队未并入美团,或已正式重新开始创业。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小编,光年之外被并入美团以后,部分团队被并入美团进行大...

重庆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上了《nature》期刊!该研究结果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大重要进展!

重庆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上了《nature》期刊!该研究结果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大重要进展!

近日,重庆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上了《nature》期刊。 2 月 24 日,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黄晓旭教授团队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